• 簡介
  • 師資
  • 學士班
  • 碩士班
  • 實習
  • 招生
    • 學士班資訊
    • 公告消息

    • 碩士班資訊
    • 公告消息
  • English

師資

  • 專任教師
  • 兼任教師
  • 榮退教師
劉一龍
Liu,Yi-Long

副教授 兼 系主任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Chair

Email: 078689@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058

辦公室: 羅耀拉 SL 469 室

詳細介紹
林珍珍
Lin, Jen-Jen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066950@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3981

辦公室: 羅耀拉 SL 350 室

詳細介紹
劉香蘭
Liu, Hsiang-Lan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049773@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993

辦公室: 羅耀拉 SL 450 室

詳細介紹
王潔媛
Wang, Chieh-Yuan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142698@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769

辦公室: 羅耀拉 SL 352 室

詳細介紹
莊文芳
Chuang, Wen-Fang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125611@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3989

辦公室: 羅耀拉 SL 315 室

詳細介紹
陳怡青
Chen, Yi-Ching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141619@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766

辦公室: 羅耀拉 SL 359 室

詳細介紹
李閏華
Lee, Jun-Hua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Email: 142643@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770

辦公室: 羅耀拉 SL 317 室

詳細介紹
劉燕萍
Liu, Yen-Ping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Email: 148227@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767

辦公室: 羅耀拉SL332室

詳細介紹
鍾佩怡
Chung, Pei-yi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Email: 156549@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3170

辦公室: 羅耀拉二樓250-4室

詳細介紹
鍾武中
CHUNG, WU-CHUNG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Email: 161051@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910

辦公室: 羅耀拉SL351室

詳細介紹
顧美俐

兼任副教授

Email: 003588@mail.fju.edu.tw

教授課程: 婦女專題

郭登聰

兼任副教授

Email: 012957@mail.fju.edu.tw

教授課程: 社會保險

方隆彰

兼任講師

Email: sowo2007@gmail.com

教授課程: 會談技巧

謝東儒

兼任講師

Email: trshieh@gmail.com

教授課程: 身心障礙福利服務

劉可屏

副教授

Email: 003560@mail.fju.edu.tw

許臨高

教授

Email: 003551@mail.fju.edu.tw

蘇景輝

副教授

Email: 003597@mail.fju.edu.tw

羅秀華

副教授

Email: 061500@mail.fju.edu.tw

林桂碧

助理教授

Email: 009353@mail.fju.edu.tw

劉一龍 Liu,Yi-Long

副教授 兼 系主任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Chair

Email: 078689@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058

Office: 羅耀拉 SL 469 室


最高學歷
Highest Education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
PhD. in Social Welfare ,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專長
Specialization

貧窮研究、研究方法、生育政策、人口統計
poverty studies, research methods, fertility policy , and population statistics


詳細介紹

學經歷

學歷: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高雄醫學院醫學社會學系

經歷:

國立空中大學嘉義中心兼任講師

大葉大學共同教學中心兼任講師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兼任講師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會統系兼任講師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兼任講師

中臺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弘光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著作

國科會(含 科技部)研究計畫

劉一龍,境內人口遷徙對臺灣生育水準之影響

劉一龍,臺北都會區人口分佈的分析:交通運輸觀點

劉一龍,台灣人口的遷移轉型

 

非國科會(含 科技部)研究計畫(近五年)

劉一龍,肺癌需求調查,癌症希望基金會,2018

劉一龍,社會工作人員就學貸款研究案,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18

劉一龍(協同主持人),臺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統計調查計畫,衛生福利部,2020

劉一龍(共同主持人),復原力 惜食分享 共生新莊,教育部,2023-4

劉一龍,「高風險家庭危機預警與管理系統」系統使用者觀點融入促進方案,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23

劉一龍(協同主持人),113年度遊民生活狀況調查,衛生福利部,2024

 

期刊論文(近五年)

林東龍、林雅容、劉一龍、潘淑滿(2023)。敏感性問題訪問調查的挑戰:以婦女遭受親密伴侶暴力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8,37-67。(TSSCI)

潘淑滿、林雅容、林東龍、劉一龍(2022)。臺灣女性遭受性暴力的現況與求助,護理雜誌,69(4),43-51。(Scopus,通訊作者)

Lu, P.Y., Shelley, M., & Liu, Y.L.(2021). Government Transfers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among Older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2002 to 2014. Social Policy and Society, 20(4), 561-579.(SSCI)

Lu, P.Y., Shelley, M., & Liu, Y.L.(2021). Reexamining the poverty cycle in middle and late adulthood: Evidence from 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 2002–201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30(1), 140-151.(SSCI)

劉一龍、石玉麗(2018)。財務教育對資產累積重要性:社工督導經之探討。財務社會工作與貧窮研究學刊,2,67-94。

顧美俐、劉一龍(2018)。社工員的困境與流動意向:個人因素、工作環境與外部因素之探討。財務社會工作與貧窮研究學刊,1(1),153-204。

林珍珍 Lin, Jen-Jen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066950@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3981

Office: 羅耀拉 SL 350 室


最高學歷
Highest Education

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博士
PhD. in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Munich, Germany

專長
Specialization

社會政策分析、長期照顧、災難治理、藝術治療
social policy analysis and theory, and comparative social policy


詳細介紹

學歷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經歷

輔仁大學跨專業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碩士班藝術治療組兼任副教授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監事

新北市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

 

 社會服務

1. 林珍珍, 台北振興醫院, 癌友藝術治療團體帶領,2019.10.4 ~2019.12.6

2. 林珍珍,宜蘭親水園老人養護中心,老人藝術治療團體帶領,2019.04.11~2019.06.27

3. 林珍珍,中山老人服務中心社工人員藝術治療帶領, 2018.1019~2018.10.25

4. 林珍珍, 台北振興醫院, 癌友藝術治療團體帶領,2017.11.3 ~2017.12.22。

  1. 林珍珍,,2017.07.01~2020.06.30。
  2. 林珍珍,新北市溪崑國中, 教師紓壓團體藝術治療帶領,2014.04.30~2014.05.14。
  3. 林珍珍,經國管理學院, 身心障礙學生團體藝術治療帶領,2014.05.02~2014.05.30。

 

著作

非國科會(科技部)研究計畫

       1.  林珍珍,赴德國Vechta大學學術交流計畫,Vechta大學老年學研究所,2015-07-31~2015-09-11

2.  林珍珍,走出醫院,從在地需求發展社區產業—以台東聖母醫院為例,2016-07-01~2017-06-30

3.  林珍珍,108年社會工作翻轉教育與在地培力深耕計劃,2019-02-01~2019-06-01

期刊論文

          1.  林珍珍,「Cultural Issues i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The Case of Typhoon Morakot in Taiwan」,

                                 Disasters 40卷,4期(2016-10-01):668-692(SSCI)

          2.  林珍珍、林萬億,「莫拉克風災後高屏地區重建服務網絡之研究:災難治理的觀點」,思與言 (THCI Core)

                                第52卷卷,第3期期(2014-09-01):頁5-52(THCI)

 

會議論文

1.  林珍珍,「Cultural challenges for disaster governance at local level: Lessons from Typhoon Morakot in Taiwan」,5th International Disaster and Risk Conference IDRC Davos 2014,瑞士, Davos,,聯合國際減災策略組織(GRF Davos /the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UNISDR),2014-08-24

2.  林珍珍,「德國長期照護保險的難題 : 市場化後的治理困境」,2017年臺灣老人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社團法人臺灣老人學學會、臺大社會工作學系,2017-05-05

3.  林珍珍,「聖母醫院的社區經營模式」,脫離貧窮政策措施研討會,台北,台灣,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財務社會工作教育推廣中心,2018-03-15

4.  林珍珍,「原民社區的長照整合模式: 以台東聖母醫院為例」,「高齡社會的政策願景與服務創新」研討會,台南,台灣,臺灣老人學學會與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合辦,2018-05-25

5.  林珍珍,「藝起共融友善失智博物館之實施成效」,社工教育創新與在地化培力實務方案分享觀摩會,台北,,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2019-06-01

 

專書論文

1.  林萬億、鄭如君、楊文慧、林珍珍,「社區生活重建服務系統的建構」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 頁693-740(台北:五南,2018-10-16)

            2.  林珍珍、林萬億,「災難治理與社會排除:災後重建服務網絡之檢視」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

                                頁741-779(台北:五南,2018-10-16)

           3.    林珍珍,「救災與社會脆弱性」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 頁833-849(台北:五南,2018-10-16)

 

參加學術會議

1.  林珍珍,「第五屆國際災難與風險會議 2014」,2014-08-24

2.   林珍珍,「Workshop of long term care」, University Vechta, Germany,2014-10-18

3. 林珍珍,「金融社會工作高峰論壇」,2016-11-10

4. 林珍珍,「國際視野中的社會福利、土地、社會模式」, 2017-03-06

5. 林珍珍,   「促進受暴婦女穩定就業研究」 座談會, 2018-06-08

          6. 林珍珍,「2017年臺灣老人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17-05-05

          7.      林珍珍,「高齡社會的政策願景與服務創新」,2018-05-25

劉香蘭 Liu, Hsiang-Lan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049773@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993

Office: 羅耀拉 SL 450 室


最高學歷
Highest Education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
PhD. in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專長
Specialization

生命歷程、家庭照顧與性別、新住民社會工作、人群服務組織管理
Life course, Family care and gender, Immigration social work,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詳細介紹

老師個人網頁連結:劉香蘭 Liu, Hsiang-Lan (google.com)

一、學術研究

2023.8-2025.7 雙重邊緣的金門、多重邊緣的金門婦女?冷戰至今金門女性生命歷程的世代研究,國科會(NSTC 112-2410-H-030 -043 -MY2)
2023.1-12 越南女性新住民族裔經濟與社區發展初探:以新北新莊區為例。非科技部計畫。(輔大倫理審查C111051)
2021.1-2022.6
洪智杰,偕同主持:劉香蘭
「檢視臺灣原住民兒少CRC四大原則下之實踐-以小媽媽為例之初探」(台大倫理審查202103ES013),至善基金會
020-2021
林大森,偕同主持:劉香蘭
一般技職大學社工學生資料庫的建置,科技部(MOST 107-2410-H-158 -016-SS2)
2020.9-12 劉香蘭 金門地區政治受難者的協尋與調查;正義促進轉型委員會
2019-2020 劉香蘭 金門家庭的征途:近百年來金門家庭遷移之歷程與政策意涵。 科技部108-2410-H-507-015-
2017-2018
賀志峰主持;劉香蘭等協同
賀志峰主持;古允文、孫亞麗、林家映、劉香蘭協同,契約購買體制下的社工服務機構適應策略研究 (珠社科規劃辦通118號,編號2017YB115)
2017-2019劉香蘭 前線金門、前線家庭:金門家庭之生命歷程發展理論分析。 科技部106-2410-H-507 -003 -MY2
2015 劉香蘭 在台菲籍勞工的子女照顧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補助

 

教育部計畫

2021.1-2022.12
劉香蘭、鄭印君
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第二年),「新住民與宗教療育」子計畫共同主持人,教育部。

 

二、著作

1.論文

2014 揭開台灣照顧的多重面紗:個人生命經驗與社會政策的對話。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究所博士論文。
1999 生別離:影響受刑人家庭關係初探。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2.期刊發表

2025
劉香蘭

從冷戰到後冷戰世代的女性生命歷程變遷:以金門個案研究為主。中研院人文暨社會科學集刊37 (TSSCI, Scopus收錄的期刊)〈本文為科技部計畫補助之研究成果,計畫編號:106-2410-H-507 -003 -MY2〉
2024.6
劉香蘭
 
「新金門危機」?從「解嚴世代」金門女性生命歷程解析。國家發展研究 (國科會評定第三集) 23(2),39-88。〈本文為科技部計畫補助之研究成果,計畫編號:106-2410-H-507 -003 -MY2〉
2023
H- L, Liu et al.
Diverging from the normal path: The life course of Teen Pregnancy among aboriginal community in Taiw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Under review)
2023
劉香蘭
The “super” conne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the community during Covid-19: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case of community work course i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lan of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 FJCU. Newpraxis.
冠狀肺炎下大學與地方「超」連結:以輔大社科院社會責任計畫之社區工作課程為例,新實踐集刊4(4),101-131。
2023
劉香蘭
疫情下社會工作管理教學創新:以台灣八個人群服務組織服務表單線上化為例,服務學習與社會連結期刊6,93-101。
2022.12
劉香蘭
「一國兩制」台灣與金門:生於冷戰時期同代女性生命歷程分析,台灣鄉村研究17,1-53。【國科會評定第三級】〈本論文為科技部計畫補助之研究成果,計畫編號:106-2410-H-507 -003 -MY2〉
2022.11
劉香蘭
資產vs.負擔:東南亞女性新住民族裔商店在新莊區的意涵與反思,收錄於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宗教系主辦「療遇之境-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集刊(11月11-12日)(頁163-180 ),新北市:輔仁大學。
2021.6
劉香蘭
女性「家庭雙重照顧者」之無「法」自拔:反思新公共管理主義下的照顧契約與倫理,諮商輔導學報43(2),1-35。諮商輔導學報網址: http://agc.ncue.edu.tw/abstract43.2.htm
2021.8
劉香蘭
一個家族、五個世代:金門吳家在馬来西亞百年征途的個案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25,15-64。【一般期刊論文】〈本文為科技部計畫補助之研究成果,計畫編號:108-2410-H-507-015-〉
2020,
Hsiang Lan Liu
Diverging from the normal path: The life course of an elderly woman in Kinmen county. Asi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26:4,423-443. doi: 10.1080/12259276.2020.1848210【SSCI】〈本論文為科技部計畫補助之研究成果,計畫編號:106-2410-H-507 -003 -MY2〉
2020
劉香蘭
性別的集體記憶:前線金門阿嬤生命歷程之生命位置分析,靜宜人文社會科學學報14(1),1-32。〈本論文為科技部計畫補助之研究成果,計畫編號:106-2410-H-507 -003 -MY2〉
2019
劉香蘭
誰來照顧:離島金門家庭照顧的十字路口,東吳社工學報37,1-41。〈本論文為科技部計畫補助之研究成果,計畫編號:106-2410-H-507 -003 -MY2〉
2019
劉香蘭
掌握變遷中的家庭:家庭生命歷程發展理論(The Family Life Course Development Theory)與研究反思,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23卷第1期,頁91-130。本人為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TSSCI】〈本論文為科技部計畫補助之研究成果,計畫編號:106-2410-H-507 -003 -MY2〉
2019
劉香蘭
從前線到邊緣的轉折:金門的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5(1):1-89。本人為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本論文為科技部計畫補助之研究成果,計畫編號:106-2410-H-507 -003 -MY2〉
2018
劉香蘭
社工生涯之階段變遷:新手社工督導者之實務架構,台灣社會工作督導學刊創刊號:77-105。【一般期刊論文】本人為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
2018
劉香蘭
跨界前線:揭開金門人口紅利下的社會風險,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8(3):35-98。本人為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本論文為科技部計畫補助之研究成果,計畫編號:106-2410-H-507 -003 -MY2〉
http://www.tacws.org/zh-TW/journals/download.html
2017
劉香蘭
資訊與通訊技術(ICT)和社會工作的「相遇」?從人群服務組織之特性與政治經濟途徑分析,台灣社會工作學刊19:43-76。【一般期刊論文】
2016劉香蘭、張玉芳 把家庭找回來:台灣、香港家庭之政治經濟學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0(1):207-245。【TSSCI】本人為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
2015劉香蘭、古允文 台灣照顧分工的重組:兩個女性世代生命歷程的比較,女學學誌36:49-67。【TSSCI】本人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
2015劉香蘭、古允文 儒家福利體制真的存在嗎?以臺灣照顧責任分工為核心的分析,社會政策評論第一輯:3-23。【CSSCI】本人為第一作者
2000劉香蘭、余漢儀 剪不斷、理還亂—男受刑人婚姻關係影響機制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11:35~77。

 

三、專書/專章發表

2023.9 劉香蘭等著 族群階層化,載於陳芬伶總校閱【社會學】第八章。台中:華格納出版。
2018 劉香蘭、韋薇 ICT與移工家庭權-在臺菲籍移工對其家庭愛與錢的移轉之現象反思,載於遠東白皮書系列—《開創新猷:長照需求下的外籍看護勞動權益》,頁167-189。台北:台北遠東集團—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出版。
2016 Hsiang-Lan Liu & Wei-Wei Philippine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s of care arrangement. Left Behind Children and The Ideal of the Family- Research on Families of migrant Workers in Asia (ISBN: 978-979-21-5018-6). PT Kanisius. Nov, 2016: 44-61.
2002 劉香蘭、余漢儀 男受刑人婚姻關係影響機制初探,女性社會學的本土研究與經驗(下冊),頁 714~75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四、研討會發表

2024.10. Assets or Burden? Ethnic Economies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of New Immigrant Vietnamese Women in Taiwan. IN "Gender i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Comparative studi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anoi: 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 Vietnam. (2024-10-27 ~2024-10-28)
(Lưu Hương Lan,Phát Triển Kinh Tế Và Cộng Đồng Của Phụ Nữ Tân Di Dân Gốc Việt Tại Đài Loan.)
2024.6 你情我願、揪團築夢:新莊 2030年願景的社區工作實踐,發表於「2024年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及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 家庭研究中心共同主辦,6月14。地點:國立台北大學。
2024.5 有酬「勞動」與家庭:金門女性生命歷程的世代研究,發表於2024年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邁向永續尊嚴的福利國家:勞動、健康、福祉與環境變遷』,台灣社會福利學會主辦,5月25-26日。地點:國立中正大學。
2024.3 發展vs.負擔:越南女性新住民生命歷程與族裔商店的連動,發表於「謎-ing:2024 文化研究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化研究協會主辦 (3月16-17日),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2023.6 「接地氣」的創新教學架構:以輔大社工系方案設計與評估課程為例,2023年6月8、9日於中山醫學大學社工系、社會工作教育學會舉辦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第二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多元、平等、融合、永續」。台中市:中山醫學大學。
2023.6 「新金門危機」?從「解嚴世代」金門女性生命歷程樣態解析,2023年6月8、9日於中山醫學大學社工系、社會工作教育學會舉辦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第二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多元、平等、融合、永續」。台中市:中山醫學大學。
2023.5劉香蘭、高郁婷等 責任vs權利:金門縣長照家庭照顧者的社區服務現況與挑戰,2023年5月5日於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會、國立金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舉辦2023「離島偏鄉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線上
2022.9 劉香蘭 (全文) 疫情下社會工作教育與地方「超」連結: 社區工作課程的創新教學與社會實踐,由中研院社會責任實踐辦公室舉辦「第四屆新實踐暨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國際研討會」(2022年9月29日)。台北市:台灣大學。(全文,具有審查機制)
2022.10劉香蘭 疫情下的服務與學習:輔大社工系社會工作管理課程的教學創新與社會實踐,收錄於大同大學主辦「第十四屆北區服務學習跨校聯盟服務學習學術研討會」集刊(10月14日)(頁39-61頁)。台北市:大同大學。(具有審查機制)
2022 .5 洪智杰、劉香蘭、 宋聖君 (全文)離經叛道?原民小媽之生命歷程和服務反思,發表於2022年5月14日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線上舉行。劉香蘭為通訊作者
2021劉香蘭 (口頭) 一個家族、五個世代:金門吳家在馬來西亞百年征途的個案研究,2021年5月29-30日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暨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聯合舉辦「2021第五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國際雙年會視訊會議:蛻變中的馬來西亞與東南亞回人社會」。
2021劉香蘭 (口頭) 冷戰下的一國兩制:軍事金門、工業台灣下女性生命歷程分析,2021年4月26日臺灣人口學會2021年會暨「生命歷程與人口永續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2020 劉香蘭 (口頭)「家庭雙重照顧者」之無「法」自拔:反思新公共管理主義下的照顧契約與倫理,2020年11月7-8日台灣社會研究學會主辦之「2020 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疫情、災難與社會部署」研討會。台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2019劉香蘭 (Oral) Who cares? The Crossroads of family care in Kinmen,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16th East Asian Social Policy (EASP) Research Network Annual Conference by EASP,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2~3, July,2019). Venu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18 劉香蘭 (全文)從前線到邊緣:金門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2018年10月27日、28日國立政治大學舉辦之第10屆發展研究年會「台灣經驗2.0:全球與在地發展研究與實踐」研討會。台北市:政治大學。
2018劉香蘭 (全文)離島金門之照顧危機?老人照顧之照顧分工變遷與政策意涵。2018年6月28日、29日由國立金門大學社工系與高齡跨域創新中心共同舉辦之「高齡社會:參與、安全與照顧」學術研討會。金門縣:金門大學。
2017劉香蘭 (口頭) 照顧與可見的照顧資源,2017年11月4日於台灣社會關切協會舉辦「我們都會慢慢變老座談會」,台北:耕莘文教院
2016 Hsiang Lan Liu & Wei-Wei, (Full Text) Love and Money: the Multitiered Transfer of Filipino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aring Domestic Foreign Workers in Asia by 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17~18, March,2016). Venu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15 劉香蘭 揭開台灣照顧的多重面紗—個人生命經驗與社會政策的對話,2015年5月15日於新竹玄奘大學舉辦之「2015年社會工作相關學門博碩士傑出論文發表會」

 

五、翻譯

劉香蘭(2012) 馬來西亞的老化—進展和願景,傅從喜總校定之「東亞的21世紀  的挑戰與政策發展」,台北:松慧文化出版。

 

六、其他發表

2024.6 新住民社區關懷服務據點服務精神與社會價值,桃園市婦幼局舉辦新住民社區關懷服務據點輔導工作坊(6月14日)。地點: 桃園。
2024.5 創新教學翻轉教育: 把podcast 帶進教學,輔大社工系舉辦「起心動念 創新分享會」(5月23日)。新北:輔仁大學。
2024.3 Critical think regarding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in Taiwan. JCAP MRN Taipei meeting. 0304 in Catholic Fujen University.
A harbour of friendship amid tumultuous seas – Jesuit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jcapsj.org)
2023.11鍾佳伶 劉香蘭 輔大新事 podcast:新家人、話台灣過去與現在(口頭),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實踐」標竿計畫辦公室主辦「融合、多元、行動:台灣新移民podcast 嘉年華」(11月18日)。新北市:輔仁大學。
2023.6 Disrupted life trajectories? Reflections on Developmental Issues for Vulnerabl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aiwan’s Post-Pandemic Era. ICSW News June.
2023.6.21 皈依的社會正義,耶穌會中華省舉辦「紀念依納爵皈依500週年暨宣聖400週年」研討會。線上
2023.6.1 社區工作的夥伴關係:以與新莊社大為例(口頭),全促會舉辦「在偏鄉與城市偏角打造孩子們的陪伴網絡」論壇 (6月1日) 。新莊:貓頭鷹圖書館。
2022.12 以發展性社工觀點談蘆葦女力的現況與未來(口頭),春芽公益創新發展協會舉辦「春芽×蘆葦女力 愛的雙循環研討會」(12月25日)。新北市:春芽公益創新發展協會。
2022.12 台灣婚姻移民家庭服務現況(口頭),輔大社會企業舉辦「新加玻社工夥伴逗陣」(12月6日)。新北:輔仁大學。

2019-2020

劉香蘭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馬來西亞僑鄉研究雜記】麻六甲與金僑的相遇 (kmdn.gov.tw)(2.17)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兩代金門情】揭開金門變遷的面紗 (kmdn.gov.tw)(8.10)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兩代金門情】在金大教學與未完成的夢 (kmdn.gov.tw)(8.11)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磁力縣市:金門人口、族群、照顧 (kmdn.gov.tw)(10.06)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磁力縣市:金門家庭與政策意涵 (kmdn.gov.tw)(11.07)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磁力縣市:金門人口、族群、照顧 (kmdn.gov.tw)(12.08)

2018 劉香蘭 高校社會工作在老人與長照教育概況,由廈門市社會工作協會於2018年5月25-26日舉辦之第六屆廈門金門社會工作交流會,頁107-110。(書面)
2016 劉香蘭 被遺忘的小人球--在台移工子女的國籍權與身分權,兒盟瞭望9: 43-49
2016 劉香蘭 改變孩子的未來: 翻轉少年矯正體系,兒盟瞭望9: 49-53
2016 劉香蘭 翻轉折翼人生:從性交易到性剝削的正名運動,兒盟瞭望9: 61-65
2016 劉香蘭與邱靖惠 無歧視的玩為何那麼難:美國身障兒童的遊戲權,兒盟瞭望9: 65-70

 

七、學術與專業服務(近五年)

1.學術服務

(1)屏科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審查委員(2020.10.1、2022)
(2)臺北市立大學學報審查委員(2021)
(3)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審查委員(2021、2023)
(4)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審查委員 (TSSCI) (2021、2022、2023)
(5)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ocial Work and Development (SSCI): reviewer (2022)
(6)台大社會工作期刊審查委員 (2022.12)
(7)新住民第一屆博碩士論文評委/賽珍珠基金會 (2022.09-2022.10)
(8)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執行編輯(TSSCI) (2023.1.-2023.12)
(9)南亞研究學會理事 (2023.1起)
(10)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審查委員 (2022,2023)
(11)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審查委員 (2024)
(12)113年度國科會獎勵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審查委員、112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創作獎審查委員112年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審查委員、112年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系統之創作獎
(13)東吳社工學報論文審查委員 (2024)
(14)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ocial Work and Development (匿名審查2024)
(15)台灣社會研究學會「2024 批判與實踐碩博士論文獎」審查委員

2.教學與社會責任(與服務)

劉香蘭
2024.2-6
【社區工作】看見性別新莊女力-新莊女力地圖與走讀社區行動計畫 (續) 輔大服務學習中心
劉香蘭
2024.2-6
【社區工作】看見性別新莊女力-新莊女力地圖與走讀社區行動計畫 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
劉香蘭等2024.1-2024.12 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第二年),「新住民與社會實踐」子計畫主持人,教育部。 教育部
劉香蘭等2023.1-2023.12 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第一年),「新住民與社會實踐」子計畫主持人,教育部。 教育部
劉香蘭
2023.9-12
【社區工作】新莊女力地圖的建構與發散 服務學習中心
劉香蘭
2023.9-12
【方案設計與評估】翻轉教育2.0:社企、移工安置和社區領域的服務創新  
劉香蘭
2023.2-6
你情我願、揪團築夢:新莊2030年願景的社區工作實踐 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
劉香蘭等2022.9-2022.12 111 年輔仁大學 USR「新家園」前導計畫:新住民播客節目製作(節目名稱: 新家人 話台灣) 教育部
劉香蘭、鄭印君2021.1-2022.12 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新住民與宗教療育」子計畫共同主持人,教育部。 教育部
劉香蘭
2022.2-2022.7
邁向雙核心的專業創新:社會行銷與社會服務雙創新之方案設計計畫 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
劉香蘭
2022.9-2023.1
放大特色、點亮亮點:非營利組織創新服務設計與評估計畫 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
劉香蘭
2022.9-2023.1
2030新莊願景、新莊共好:社區工作課程的教學創新與社區實踐 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
劉香蘭
2022
服務優先 e 化創新—社服管理數位化創新方案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
劉香蘭
2022
「社會工作管理-社福機構服務線上化創新與服務學習實驗計畫」110學年度第一學期 輔仁大學服務學習中心
劉香蘭等
2022
高教深耕計畫「惜食共享 新莊共好」110年第二學期高教深耕計畫成果網誌http://www.excellence.fju.edu.tw/result-article.php?id=1316 教育部

 

3.專業活動與職務

3-1 政府相關單位:

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2018.1. -2022.6)
金門監獄外視察委員(2020.7.1-2121.7.30)
金門縣家暴與性侵害防治委員(2020.1.1-2022.1)
金門縣衛生局毒防中心外部督導(2019.7.1-2022.6)
桃園縣政府婦女福利服務評鑑委員 (2021) (2023)
金門縣政府婦女福利服務評鑑委員 (2021)
「咱ㄟ社區」台北社區認證小組成員(2021、2022、2023)
「臺北市112年度模範移工選拔」決選評選委員(台北市勞動力重建處)
「臺北市113年多元文化共融活動採購評選委員 (台北市勞動力重建處)
桃園市婦幼發展局第一屆新住民社工協力團講師(2024.12.7)
移民署新住民發展基金「114年度補助研究計畫案」外聘委員

3-2非政府相關專業服務

衛福部社會安全網輔導委員(北一區)(2018.12.1-2019.5.31)
金門日報新聞倫理審議委員(2020.7.1-2023.7)
天主教耶穌會社會使徒工作小組 (2021. 6-2022.8)
天主教新事服務中心外聘督導(2021至今)、管理委員(2023. 1起)
晚晴協會外督 (2022.2-2024.12)
桃園平鎮農村婦女生命歷程團體帶領 (2022.7-2022.10)/桃園婦女中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5geiaJSRPM)
春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 (2022.4-2024.8)
台灣社工教育學會副秘書長 (2022.7月-2024.6.30 )
賽珍珠基金會-台北市士林新住民關懷據點督導 (2023.1起)
桃園YWCA 外部督導(2024.1起)
新北家協「卸下照顧工作後女性家庭照顧者的人生設計課」方案顧問(2024年)
新北市家照據點輔導團(2024年)

4.指導學生

姓名 學校 論文題目 備註
林家正 輔仁大學社工所 東南亞國籍老年女性新住民生命歷程探索(暫定) 進行中
2022.7月起
曾女香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國際漂流到倡議:首批來台越南新住民的自我敘事(暫定) 進行中
2022.6月起

 

 

王潔媛 Wang, Chieh-Yuan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142698@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769

Office: 羅耀拉 SL 352 室


最高學歷
Highest Education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
PhD. in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專長
Specialization

老人福利與服務、老人社會工作、老人社區照顧、長期照顧政策與服務
Social Service for the Elderly、Gerontology Social Work、Long-term Care Service and Policy、Community Care


詳細介紹

【經歷】

2022.02起 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副教授 
2018.08-2022.01 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助理教授 
2009-2018年 明新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 專任講師 
2003-2008年 台北市社區銀髮族服務協會 總幹事
2001-2002年 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 社工師
1996-2001年 財團法人台北市立心慈善基金會辦理龍山老人服務中心 社工員

【碩博士學位論文】

王潔媛(2016)。外籍看護工在台灣私立小型長期照顧機構之勞動經驗及社會融合。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究所博士論文。
王潔媛(2003)。老人使用日間照顧服務適應過程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證照】
社會工作師證照、社會工作師執業執照、老人專科社會工作證書

【獲獎】                                             

  1. 輔仁大學 教學成果獎 (109學年度)       
  2. 輔仁大學 教學績優獎 (109學年度)
  3. 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社會工作相關學門博士論文獎 (2017)             
  4. 台灣研究博士論文獎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第四屆) (2017)

​​​​​​​【學術與社會服務】 

•學術參與:

  1. 「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社會工作實務與研究學刊」、「財務社會工作與貧窮研究學刊」、「長期照護雜誌」、「輔仁社會研究」、「女學學誌」、「臺灣公共衛生雜誌」審查委員。
  2. 《財務社會工作與貧窮研究》學刊主編。
  3. 第一屆、第三屆老人專科社工師考題甄審委員。
  4. 老人專科社會工作師合格訓練組織培育計畫講師及督導。

•國科會(科技部)計畫:

  1. 老人權益維護的理想與實踐:臺灣長照機構獨立倡導服務模式建構。(2022/08/01~ 2023/07/31)。111-2410-H-030 -045 
  2. 長照機構外籍看護工執行失智照顧與訓練模式探討。(2020/08/01~ 2022/07/31)。109-2410-H-030 -022 -MY2 

•發表論文: 

  1. 王潔媛(2024)。外籍看護工參與長照機構失智照顧之分工與訓練需求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86,359-375。
  2. 王潔媛(2023)。超高齡社會之因應:發展社福移工的支持性服務。月旦醫事法報告,86,7-16。
  3. 王潔媛、張淑卿(2022)。推展失智團體家屋服務模式與可行性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42,55-91。
  4. 王潔媛(2022)。臺灣住宿型小型長照機構特約社工人員專業角色初探。財務社會工作與貧窮研究學刊,3(1),31-68。
  5. 王潔媛(2022)。倡導以使用者為本位的長照服務模式。社區發展季刊,178,183-196。
  6. 王潔媛、陳建州(2021)。建構長照機構獨立倡導服務模式初探:以財團法人雙福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76,140-154。
  7. 王潔媛、楊秀珍(2021)。年輕型失智者使用長期照護服務經驗初探:從家屬與機構照顧者的觀點出發。臺灣社會工作學刊,24,1-46。
  8. 王潔媛、楊秀珍(2021)。後疫情下機構式晚期失智者安寧照護倫理議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75,136-150。
  9. 林蘭因、王潔媛(2020)。從社會投資觀點探討以社區為基礎之老人照顧模式。社區發展季刊,170,148-160。
  10. 王潔媛(2019)。跨國社福移工的訓練與在地經驗:社會融合觀點。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9,153-204。(TSSCI)
  11. 王潔媛(2019)。運用社區資本與行動促進老人心理健康 。輔仁社會研究,9,106-147。
  12.  王潔媛、楊培珊(2018)。「客工」已非「客」:台灣小型長期照顧機構外籍看護工之照顧勞動。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2(2),95-134。(TSSCI)
  13. 王潔媛(2016)。全球化的跨國勞動力-外籍看護工在長照機構之情緒勞動。社區發展季刊,153,162-177。
  14. 王潔媛(2014)。從生命歷程觀點探討客家高齡者入住機構之適應感受。東吳社工學報,27,1-28。
  15. 王潔媛(2013)。長期照顧機構服務品質與發展趨勢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41,173-186。
  16. 王潔媛(2012)。回應高齡化社會當代社區工作:建構社區化長期照顧服務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38,166-179。
  17. 王潔媛(2012)。台灣長期照顧機構外籍監護工華語教學種子教師之經驗分析。長期照護專業雜誌,16(2),159-176。
  18. 隗振琪、王潔媛(2010)。「老人」意象對大學樂齡教育方案影響之研究。明新學報,36(2),189-202。
  19. 王潔媛(2009)。從適應觀點看長期照顧機構外籍監護工之運用及管理。社區發展季刊,125,472-484。
  20. 李怡娟、王潔媛、唐久雯、郭懷婷、尹祚芊(2006)。從機構負責人及專家的觀點來探討社區態安養護機構評鑑項目。實證護理,2(3),201-209。
  21. 楊培珊、王潔媛、林明璇(2005)。推動小型老人養護機構社工服務方案經驗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10,321-339。
  22. 林蘭因、羅秀華、王潔媛(2004)。動員社區資源照顧社區老人-以龍山老人服務中心下午茶外展服務方案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6,186-199。

•專書著作

  1. 王潔媛(2023)。〈臺灣長期照護政策、個案管理、住宿型機構照護實務〉,《長期照顧》。台北:五南出版社。
  2. 王潔媛(2023)。〈老人保護〉,《保護性社會工作實務專書》。台北:洪葉文化 。
  3. 王潔媛(2022)。〈受案評估〉,《老人保護工作指引手冊》。衛福部保護司委託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編制。
  4. 王潔媛(2022)。「社區健康促進」,《健康促進》。廖美瑩總校閱。台中:華格納出版社。
  5. 王潔媛(2021)。「老人福利與行政」、「臺灣老人福利實施法規與現況」,《老人福利》。詹火生總校閱。台中:華格納出版社。
  6. 王潔媛(2019)。「社區健康促進」,《健康促進》。廖美瑩總校閱。台中:華格納出版社。
  7. 王潔媛(2019)。「沒有她們、我們關門」:外籍看護工在小型長期照顧機構之勞動實踐」,《工作的身體性:服務與文化產業的性別與勞動展演》。張晉芬、陳美華主編。台北:巨流出版社。ISBN:9789577325815
  8. 王潔媛、楊秀珍(2018/02/01)。「機構式失智老人照顧案例:遺棄個案權益維護與家屬協商家庭衝突之評估處遇與機構管理」,《社會工作倫理案例彙編》。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全聯會出版。
  9. 王潔媛、段雷、鄧湘全(2017)。《失智症照顧在長期照顧服務之法律問題研討與案例解析》。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出版社。ISBN:9789865668426。
  10. 王潔媛(2016.02.15)。黃久秦、陳永德、簡鴻儒、楊淑洪、吳老德、隗振琪等。《老人服務事業概論》。臺北:雙葉書廊。ISBN:9789865668426。
  11. 王潔媛(2015)。《老人福利》,李佳儒、吳老德、隗振琪。臺北:華杏出版社。ISBN:9789866090592。
  12. 王潔媛(2012)。「機構式照顧、居家式照顧」,《社會政策與福利服務取向-長期照顧概論》。台北:洪葉文化出版社。ISBN:9789866828614
  13. 王潔媛(2012)。「NonluckPussayapibul, Samrit Srithamrongsawat and Kanitta Bundhamcharoen泰國人口高齡化的挑戰與政策回應」,《東亞的人口高齡化問題 - 21世紀的挑戰與政策發展》主編:Tsung-Hsi Fu & Rhidian Hughes,主譯:國家教育研究院。譯者:傅從喜、林宏陽、謝佳宜、王潔媛。台北:松慧文化出版社。

•產學合作 

  1. 衛福部保護司2023年度「衛生福利部112 年度老人保護預防性關懷服務方案輔導計畫」計畫協同主持人。
  2. 桃園市政府「113年桃園市老人生活狀況調查」之計畫主持人。
  3. 新竹市政府「113年新竹市老人生活狀況調查」之計畫主持人。
  4. 國衛院委託故鄉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辦理「112年度長照服務滿意度調查」計畫協同主持人。
  5. 衛生福利部「老人福利服務需求與資源盤整暨服務使用模式分析專案」,擔任計畫協同主持人(主持人台灣大學傅從喜傅副教授)。
  6. 趨勢民意調查股份有限公司辦理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之「109年養護機構住民家屬服務滿意度研究」研究案顧問。
  7. 新竹市政府「110年新竹市婦女生活狀況調查」,擔任計畫協同主持人。
  8. 桃園市衛生局「108年長期照顧服務滿意度調查」、「111年長期照顧服務滿意度調查」擔任計畫主持人。
  9. 桃園市政府「108年桃園市老人生活狀況調查」擔任計畫主持人。
  10. 新竹市政府「108年新竹市老人生活狀況調查」擔任計畫主持人。
  11. 教育部「106年度樂齡大學」 擔任計畫主持人。
  12. 勞動重建處「106年度外籍家庭看護工緊急救護及居家照護技能提升計畫」計畫主持人。

•專業服務

  1.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專業協會第14屆副秘書長
  2. 台灣老人暨長期照護社會工作專業協會理事
  3. 台北市社整A、居家服務、喘息服務評鑑委員
  4. 新竹縣公益彩券回饋金審查委員
  5. 台北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之老人福利小組委員
  6. 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新北市、台北市長照機構評鑑委員
  7. 財團法人台北市立心慈善基金會常務董事
  8. 社家署社區關懷據點金典獎審查委員
  9. 新北市社工師公會第七屆、第八屆理事
  10.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獨立倡導-機構內老人權益倡導方案」督導
  11. 日間照顧、居家服務、社區整合型服務、失智據點、住宿型機構之評鑑委員
  12. 桃園市家庭照顧者方案聯合外聘督導
  13. 中華聯合勸募審查委員

莊文芳 Chuang, Wen-Fang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125611@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3989

Office: 羅耀拉 SL 315 室


最高學歷
Highest Education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博士
PhD in Social Work, Tunghai University

專長
Specialization

兒童福利、保護性社會工作、直接服務技巧、社會工作督導
child welfare, protective social work services,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social work supervision


詳細介紹

學歷: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學士

社工師證照:內授中社字第0920075301號

 

經歷:

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東海大學社工系兼助理教授

師範大學社工所兼助理教授

東海大學社工系兼講師

實踐大學社工系兼講師

台灣神學院教會與社會系兼講師

勵馨基金會社工員、督導、代主任、研發專員

 

非國科會(科技部)研究計畫

1.          莊文芳,原漢差異?兒少關懷方案對原住民族家庭之影響-服務使用者與社區耆老的觀點,台灣世界展望會,2014-08-26~2014-12-31

2.          莊文芳,社會工作兒童福利跨域合作課程創新計畫,教育部,

2018-08-01~2019-07-31

 

國科會(科技部)研究計畫

1.          莊文芳,從傳統慈善到權益保障-應用社會教導(Social Pedagogy)於育幼院服務轉型之行動研究,2015-08-01~2016-07-31,104-2410-H-030-082-

2.          莊文芳,兒少保護社會工作者對原住民家庭之態度與服務模式之探討:以某市家防中心為例,2019-08-01~2020-07-31,108-2410-H-030-071-

 

陳怡青 Chen, Yi-Ching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141619@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766

Office: 羅耀拉 SL 359 室


最高學歷
Highest Education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PhD. in Department of Crime Prevention and Corrections, Central Police University

專長
Specialization

藥酒癮防治、精神病理社會工作、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團體治療
Issues about Substance Abuse, Psychiatric Social Work, Issues about Domestic Violence, Group Psychotherapy


詳細介紹

【學歷】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
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士

【經歷】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專案助理教授
東吳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兼任講師
行政院衛生署立八里療養院社工師
國軍北投醫院社工師
國軍818醫院社區精神科社工師

【證照】

社會工作師證書
心理衛生專科社會工作師證書

【學術與社會服務】

台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

【研究計畫】

非國科會(科技部)研究計畫

  1. 陳怡青,臺灣社區預防吸毒家庭技巧訓練方案-教材設計與方案試行計畫,法務部司法官學院,2019-03-01~2019-12-31
  2. 王育民、王珮玲、陳怡青,107 年度「保護服務案件大數據應用分析委託科技研究計畫」,衛生福利部,計畫編號:M07C2362 ,2018-8-27~2019-8-26

【著作】

期刊論文

  1. 吳慧菁、賴擁連、陳怡青、胡淳茹,「社區非法藥物施用者照護網絡之現況與芻議」,社區發展季刊卷,165期(2019-03):(其他)

會議論文

  1. 陳怡青,「心理衛生社工在藥癮防治的角色與未來:質性研究」,2018年台灣成癮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南,台灣,台灣成癮學會,2018-10-27
  2. 陳怡青、王珮玲、謝文彥,「親密關係暴力中止歷程之研究」,Care and Protection:社會福利網絡的編織與開展,南投,台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社團法人台灣社會政策學會,2018-11-02
  3. 陳怡青、彭淳英、陳海蓉,「發展與聯合國預防吸毒家庭方案接軌之本土化教案芻議」,2019年毒品政策暨家庭支持研討會,嘉義縣,台灣,法務部司法官院、國立中正大學國家政策研究中心,2019-05-30
  4. 陳怡青,「以家庭暴力受害人为中心的援助与服务」「2019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分会场 ——海峡两岸家庭建设与社区心理服务研讨会」,廈門市,中國,2019-06-08~09
  5. 陳怡青,「施暴人干預」「 2019年反家庭暴力社会组织能力提升工作坊」,長沙市,中國,2019-07-21~23

 

李閏華 Lee, Jun-Hua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Email: 142643@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770

Office: 羅耀拉 SL 317 室


最高學歷
Highest Education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福利博士
PhD. in Social Welfare (Social Work),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專長
Specialization

臨床社會工作、醫務社會工作、安寧療護、喪親輔導、長期照護
clinical social work, medical social work,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bereavement counseling, long term care


詳細介紹

【學歷】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士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社會服務室臨床社工課課長
馬偕紀念醫院社會工作師
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所兼任助理教授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兼任助理教授
Asia Pacific HospicePalliative Care Network Council Member
馬偕紀念醫院淡水北海岸公共托老中心主任
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

【證照】
社會工作師證照
醫務專科社會工作師

【著作】

學位論文

李閏華。(2009)。〈台灣善終服務社會工作者喪親輔導經驗的敘說分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論文。

英文期刊及海報

  1. Shih-Ying Fan, Jun-Hua Lee, & Chia-Meng Yu. (2017).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childhood burn and family music art group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11th Asia Pacific Burn Congress. Taiwan, Taipei. (Poster)
  2. Po-Kang Lee, Jun-Hua Lee, & Hui-Fen Huang. (2017). The program evaluation of teenage group in child burn summer camp in 2016. The 11th Asia Pacific Burn Congress. Taiwan, Taipei. (Poster)
  3. Jun-Hua Lee. (2015). The grief of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When a patient dies. Transforming Palliative Care. 11th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Taipei, Taiwan. (oral)
  4. Jun-Hua Lee. (2014). Peaceful hospice – Palliative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prospects in Taiwan. The Art of Palliative Social Work – Research, Practice and Beyond. 21st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gress Satellite Symposium. Wanchai, Hong Kong. (oral)
  5. Wei-Ju Su, Jun-Hua Lee, Yuen-Liang Lai, & Wen-Hao Su. (2014). Impact of service learning in a hospice setting. Medical Education, 48,1104-1132.
  6. Jun-Hua Lee. (2011).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Bereavement Counselling of Palliative Care Social Workers in Taiwan. 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2011 procedings. Penang, Malaysia.
  7. Shih-Yi Lee, Chung-Lieh Hung, Jun-Hua Lee, Shou-Chuan Shih, Yu-Ling Weng, Wen-Han Chang, Yueh-Hsiu Ho, Wen-Chu Huang, & Yuen-Liang Lai.(2009). Attaining good end-of-life care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Taiwan: The dilemma and the strate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1), 26-30.
  8. Daniel T.L. Shek, Jun Hua Lee, & Suet Yan Tam.(2007). Analyses of postgraduate social work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50(6)821-838.

中文期刊

  1. 方俊凱、林子涵、畢世萱、李閏華、李佩怡。(2017)。〈癌症末期病人的善終觀點〉。台北:《安寧療護雜誌》,第22卷,第3期,第288-309頁。
  2. 李閏華、黃啟梧、盧逸嬙、陳瑾筠。(2017)。〈高齡感應式輔助起身坐下沙發設計研發〉。台北:《2017馬偕紀念醫院暨馬偕醫學院跨院際學術研討會》,第24-25頁。
  3. 李閏華。(2014)。〈長期照護機構住民安寧療護的社會心理照護〉。台北:《長期照護雜誌》,第18卷,第2期,第193-202頁。
  4. 李閏華。(2012)。〈如何走出失落與哀傷〉。台北:《癌症新探》,第60卷,第37-41頁。
  5. 李閏華、張玉仕。(2012)。〈臺灣安寧療護社會工作發展〉。台北:《社區發展》,第137期,第229-240頁。
  6. 李閏華。(2011)。〈從臨床社會工作取向談喪親輔導應用〉。台北:《社區發展》,第136期,第214-231頁。
  7. 李閏華。(2010)。〈安寧療護社會工作者喪親輔導經驗的敘說分析-工作者個人素質因素的探究〉。台北:《安寧療護》,第15卷,第3期,第290-307頁。

專書

  1. 蔡麗雲、賴允亮、顧乃平、李英芬、劉姵妤、劉景萍、邱世哲、陳虹汶、方俊凱、李閏華、李佩怡、陳明麗、曾煥棠。(2018)。《安寧緩和護理學(七版)》。台中:華格那出版公司。
  2. 李閏華。(2013)。《安寧療護社會工作》。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燕萍 Liu, Yen-Ping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Email: 148227@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767

Office: 羅耀拉SL332室


最高學歷
Highest Education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
PhD. in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專長
Specialization

正向少年發展、少年就業與社會心理發展、同儕影響與友誼網絡、青少年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量化研究方法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Youth employment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Peer relationship and friendship network, Social work with adolescents, School social work,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詳細介紹

經歷

新北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輔導員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學校社會工作專業人員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師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講師級專業技術人員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實踐大學社會創新與實踐辦公室主任

 

證照

92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及格

9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公職社會工作師科考試及格

 

著作

一、學術期刊論文

1.劉燕萍、陳毓文(2019)。〈經濟弱勢少年從事部分工時工作對未來導向的影響〉,《財務社會工作與貧窮研究學刊》,2 (1),87-128。

2.李衍儒、李天申、劉燕萍、王光旭(2018)。〈科技時代評鑑新思維- 我國中央對地方政府社會福利考核的現況與前瞻〉,《社區發展季刊》,第161期,頁198-209。

3.劉燕萍、陳毓文(2016)。〈經濟弱勢少年半工半讀經驗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壓力過程觀點〉,《台灣社會工作學刊》,第17期,頁43-94。

4.李孟蓉、劉燕萍*(2019)。〈以正向少年發展模式推動與社區互惠的少年社會工作實務〉,《臺大社會工作學刊》。【接受刊登】(*為通訊作者)

二、翻譯書籍篇章

1.劉燕萍譯(2011)。反壓迫實務與充權。載於陳香君等(譯)。社會工作理論導論(165-171頁)(原作者:David Howe)。

2.劉燕萍譯(2011)。批判的最佳實務。載於陳香君等(譯)。社會工作理論導論(213-221頁)(原作者:David Howe)。

三、研討會論文

1. Liu,Y. P (2019, August). The Employment Experiences of Youth Leaving Ca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Abstract〕. 7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ld Indicators, Tartu, Estonia

2. Li,C.L、Liu, Y.P., and Chen,Y.W. (2019, Augus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Career Self-Efficacy of Adolescents from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Families in Taiwan.〔Abstract〕. 7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ld Indicators, Tartu, Estonia

3. Liu,Y. P & Chen, Y.W (2018, July). The Psycho-social Effects of Part-time Employment among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Adolescents in Taiwan〔Abstract〕. the Joint World Conference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2018 (SWSD 2018 ), RDS Dublin.

4. Liu,Y. P & Chen, Y.W (2017, June).半工半讀對家庭貧困少年發展的影響:幾歲開始工作有差嗎?﹝摘要﹞. Global Challenges Facing Social Welfare Polic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5. Lee, M. J.& Liu,Y. P (2017, June).Promote positive mental health and behavioral health development among youth at different ages: a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study in Taiwan﹝Abstract﹞. Global Challenges Facing Social Welfare Polic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6. Liu, Y. P., Chen, D. R., & Chen, Y.W (2017, May).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sexuality and friendship networks among adolescents in Taiwan﹝Abstract﹞.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XXXVII Sunbelt Social Networks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SNA), Beijung China.

7. Lee, M. J., Liu,Y. P.,Chen,Y. W. & Liechty, J. M. (2015, Oct). Associations between Neighborhood Factors and Adolescents’ Health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via Sleep in Taiwan and the US: Testing the Gender Differences. 4th Biennia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Healthy Women, Healthy Societies: New Strategies to Address Global Health Dispariti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School of Social Work.

8. 劉燕萍、陳毓文(2014)。台灣弱勢少年就業困境與就業政策探究﹝摘要﹞。2014全球社會科學會議─面對全球性挑戰的社會發展:行動、政策、規劃 和社會工作介入,香港浸會大學。

9. 陳怡束、黃靖容、馮文盈、游紹華、張富勝、黃姿婷、劉怡欣、劉燕萍、康展綺、李佩玲(2005)。給特別的孩子更多資源與照顧:學校社工處理校園精神疾病學生經驗分享。台北縣國民中小學學校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研討會(頁55-67)。台北縣政府

 

鍾佩怡 Chung, Pei-yi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Email: 156549@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3170

Office: 羅耀拉二樓250-4室


最高學歷
Highest Education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博士
PhD in Social Work, Tunghai University

專長
Specialization

性侵害與性別暴力、司法社會工作、家庭社會工作、社工人身安全、社工督導


詳細介紹

【學歷】

東海大學社工系碩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系學士
台灣大學法律學分班推廣教育結業

【經歷】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講師
桃園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性侵組督導
桃園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社工員

【證照】

社工師證照
兒童、少年、婦女及家庭專科社工師

【研究計畫】

非國科會(科技部)研究計畫

  1. 韋愛梅、鍾佩怡(2017)。106年委託辦理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方案評估分析。桃園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委託研究。

【著作】

專書/章節

  1. 蘇芊玲、鍾佩怡、王淑芬、曹宜蓁、許靖健主編(2017)。未滿18歲非強制性性侵害事件工作指導準則。衛生福利部。(ISBN: 978-986-05-5056-6)
  2. 鍾佩怡(2018)。〈實務督導技巧-提供受督者情緒支持〉,游美貴(主編)《社會工作督導: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頁225-250。台北:雙葉書局。(ISBN: 978-957-9096-22-5)。
  3. 鍾佩怡(2020)。〈應用大數據分析於保護性服務資料庫之初探性研究〉,沈慶鴻、王珮玲(編)《家庭暴力防治:工具建構與服務模式》,頁185-214。台北:雙葉書局。(ISBN: 958-957-9096-83-6)【具審查制度專書論文】

期刊論文

  1. 鍾佩怡、沈黎、呂靜淑(2017)。让陌生人走进——网络性侵害幸存少女的自我揭露历程研究。青年学报 ; 2017年 01期 (2017 / 03 / 15) , P90 – 97。
  2. 王翊涵、徐宜瑩、鍾佩怡(2020)。如何與危機家庭一起工作?以家庭為核心的服務理念與實務技巧。社區發展季刊,172,101-117。
  3. 陳怡青、王珮玲、鍾佩怡(2022)。〈兒童虐待案件施虐者風險因子之探討 〉,賴擁連、馬好聰(主編)《矯正教育與犯罪防治》,頁167-196。台北 : 臺灣法學領航協會。(ISBN 978-986-99361-1-8)

會議論文

  1. 王燦槐、鍾佩怡(2014)。性侵害少年被害人跨專業服務模式之內涵與成效研究-以桃園縣少年性侵害服務方案為例。發表於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重構專業的根基─社會工作發展新思維」研討會。
  2. Chung,P.Y. (2020, February 26-29). The experiences of sexual revictimization female survivors in Taiwanese [Poster presentation]. 4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Conference, Seattle Renaissance Hotel, Seattle, WA.
  3. 鍾佩怡、王鈺婷、吳淑美(2021)。打開心門的鑰匙:創傷與暴力知情實務應用於性侵害服務。發表於社團法人台灣防暴聯盟「服務的新視角-創傷與暴力知情」研討會。

 

【專業服務】

桃園市社工師公會監事(第六屆)
宜蘭縣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性騷擾防治委員會委員
基隆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新竹市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與兒少性剝削防制委員會委員
桃園市性侵害加害人處遇評估小組委員
社工人員執業安全教育訓練種子師資

 

鍾武中 CHUNG, WU-CHUNG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Email: 161051@mail.fju.edu.tw

Phone: 02-29052910

Office: 羅耀拉SL351室


最高學歷
Highest Education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博士
PhD. in Social Work, Tunghai University

專長
Specialization

社區工作、社會工作督導、社會工作管理、直接服務


詳細介紹

【學經歷】

‧學歷: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 碩士

‧經歷: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 助理教授
空中大學桃園中心 兼任助理教授
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兼任助理教授
大仁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學分班 兼任助理教授
聖約翰科技大學老人事業服務系 專案講師
僑光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兼任講師
龍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兼任講師
育達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兼任講師

【證照】:

高考社會工作師證照

【著作】: 

期刊論文

  1. Liang, H. M., R. H. Kao, C. C. Tu, C. C. Chin, & W. C. Chung (2014).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n Work Attitudes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upervisor Attitudes: Examining Chinese employee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Vol. 119, p.p853-875.
  2. 鍾武中(2022)。理想的督導活動與效用評估-社福組織工作者觀點。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12卷,第1期,頁47-107。〔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
  3. 李易駿、鍾武中*(2022)。我國社區培力中心運作類型之分析:社區能力建構觀點。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26卷,第2期,頁1-53。〔TSSCI〕
  4. 鍾武中(2022)。社會工作督導現況探究—以督導者專業生活品質及督導成效分析。南華大學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第26期,頁33-68。
  5. 鍾武中(2023)。社會工作督導效能分析:以督導者與受督導者觀點探究。靜宜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17-2期。
  6. 李易駿、鍾武中(2024)。社區工作者之專業知能運用與學習來源分析。臺大社工學刊,第49期。〔TSSCI〕
  7. 鍾武中(2024)。社工督導者之督導專業知能運用與學習來源分析。社會工作督導學刊。

研討會論文

  1. 鍾武中(2016/3/18)。志願服務之參與對人際關係、自覺社會支持、團體歸屬感的影響-以桃園市社區發展協會的老人為例,社會工作師全國聯合會105年度「變遷中的台灣社會工作實務與研究研討會」。桃園:桃園婦女館
  2. 鍾武中(2021/10/30)。社福型非營利組織特質與社會工作督導實務-以督導者視角探究內容與目的,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線上辦理「疫情中第三部門的因應與再起」學術研討會暨會員大會。
  3. 鍾武中(2022/12/03)。社會工作督導現狀探究—以督導者專業生活品質及督導成效分析,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111年度「社會工作專業建置地方論壇-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發展研討會」。臺北: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4. 鍾武中、姚奮志(2023/11/15)。從 DCP Model 看臺灣高齡身心障礙者之社會參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樂活民生學院辦理112年度「健康照顧的本質與議題--全人照顧取向」學術研討會。新北:海科大會議中心

【專業服務】:

  1. 社團法人國際社會福利協會 中華民國總會 副秘書長
  2. 生命線協會新竹分會 外聘督導
  3.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外聘督導
  4. 新北市淡水慧心家園 外聘督導
  5. 桃園市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 外聘督導

相關連結
  • 輔大首頁
  • 社會科學院
  • 全人教育課程中心
  • 圖書館
  • 招生資訊平台
  • 學生資訊入口網
  • 學生證照管理系統
聯絡資訊
24205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系辦公室: (02) 2905-2988 羅耀拉大樓SL309
所辦公室: (02) 2905-2610 羅耀拉大樓SL310
傳真號碼: (02) 2904-3981
學士班Email: sw@mail.fju.edu.tw
碩士班Email: G64@mail.fju.edu.tw

Copyright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輔仁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保留全部權利

形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置 Powered by META Tech Co., Ltd.